一兩銀子在每個朝代的貨幣價值是不一樣的,要看其實際購買力。一般來說,清朝中晚期一兩銀子約等于人民幣150—220元左右;明朝中期約等于人民幣600—800元;北宋朝中期600元—1300元(或1000—1800元);盛唐時期2000—4000元。而2020年純銀每克約3~5元,僅從銀子價格考慮,2020年的一兩銀子大約值150-250元。
一兩等于1000-15000文錢。
在古代,1兩黃金約等于10兩白銀,大約可換到10000-15000文銅錢;一兩白銀大約可換到1000-1500文銅錢,而且,古時的1貫錢或1吊錢就是1000文。
古代的錢為了方便使用、保留就穿成串,一般每串一千文銅錢,漢朝叫作 一緡 ,宋朝的叫作一貫,清朝叫作 一吊后期也有100個一吊的,我們以主要時段的1000一吊為準,也就是說他們三個是一個意思忽略因朝代不同造成的一枚銅錢的重量不同。而這一千個銅錢就是一兩銀子。那么現在只要搞清楚一文銅錢、一兩銀子跟能換多少人民幣其他的就都清楚了。
點擊查看全文(剩余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