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河南經濟報 記者 劉學中 通訊員 陳鑫
今年以來,平頂山市示范區財政局強化能力作風,更好發揮財政基礎和支柱作用,努力寫好“育財”“聚財”“用財”“增財”“管財”五篇文章,為全區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財政保障。
堅持助企紓困,寫好“育財”文章。深入開展“萬人助萬企”活動,該局成立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落實工作領導小組,財稅部門聯合派出3個納稅輔導組,深入企業進行納稅輔導,提升惠企政策知曉率和落實覆蓋面。更快速度減稅降費,進一步加大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力度,最大限度釋放政策紅利,截至目前累計辦理增值稅留抵退稅87戶2億元,退稅總量和進度位居全市前三,最短時間內增加企業現金流,有效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同時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六稅兩費”按50%幅度頂格減征優惠政策延期擴圍,有力緩解中小微企業及制造業等行業發展困難,用“真金白銀”為更多市場主體“輸血補氣”,全力穩住經濟基本盤。
堅持綜合治稅,寫好“聚財”文章。緊盯收入目標不放松,建立綜合治稅協同推進工作機制,有效凝聚財稅部門工作合力,該局聯合稅務部門對全區納稅主體進行摸底排查,緊密跟蹤全區重點稅源行業變動趨勢,強化涉稅信息交流共享和分析利用,開展稅收清理清查專項行動,不斷提升征管質效,深度挖掘稅收增長空間。加強非稅征收預測分析,督促重點執收單位依法征收、應收盡收,確保征收成效。2022年1月-11月全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累計完成48217萬元,占年初預算53850萬元的89.5%,較上年同期44356萬元增收3861萬元,增長8.7%,其中稅收收入39802萬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82.5%,財政收入量質齊增,稅收收入質量較高。
堅持過緊日子,寫好“用財”文章。該局加強預算執行管理,堅持“先預算、后支出,無預算、不支出”,調整優化支出結構,大力壓減一般性支出,當好“鐵公雞”,打好“鐵算盤”,同時積極盤活存量資金,按照“有先有后、有保有壓、有序調度”的原則,加大資金統籌使用力度,把有限的財力全部用在“刀刃上”,重點向教育、衛生健康、社會保障、科技文化等方面傾斜,兜緊兜牢“三?!钡拙€。1-11月份,全區財政民生支出累計43097萬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82.7%,為財政供養人員工資及時發放,重點民生和重大項目建設提供有力保障。
堅持項目為王,寫好“增財”文章。該局緊緊扭住“項目”這個牛鼻子,按照“資金跟著項目走”原則,堅持財政、發改和項目主管部門三方協調推進機制,做好項目謀劃,做大項目儲備。今年以來申請新增一般債券到位資金3000萬元,統籌謀劃入庫智慧科技產業園等專項債券項目6個,總投資26.3億元,專項債券需求15.5億元,申請新增專項債券到位資金7000萬元,切實發揮專項債券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同時搶抓政策“窗口期”,按照“積極申請、應報盡報”的原則,建立項目推進工作臺賬,全面梳理符合導向、收益較好、帶動性強的優質項目,目前已完成2023年專項債券項目儲備39個,總投資136.82億元,申報需求額度達56.63億元,實現政府債券項目量質齊舉、速效同增,為全區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保障。
堅持精細管理,寫好“管財”文章。該局堅持“量入為出,以收定支”,科學精準編制2023年財政預算,扎實推進零基預算改革,推動建立能增能減、有保有壓、能上能下的預算安排機制。建立“先有預算、再有指標、后有支出”“支出預算余額控制支出指標余額、支出指標余額控制資金支付”的控制機制,增強預算約束性和執行力。持續深化預算績效管理,制定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實施方案、管理辦法、項目政策事前績效評估管理等6個辦法,從事前評估、目標設定、過程監控、績效評價、結果應用整個流程全面推進預算績效管理,最大限度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