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河南經濟報 記者 劉學中 通訊員 王曉陽
近年來,鶴壁市財政局在省財政廳的領導和大力支持下,以部門整體績效管理為突破口,加快建設“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預算績效管理體系,深挖事前評估、事中監控、事后評價潛力,推動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持續提質增效。
大膽改革,破冰趕超,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在全省有位次、全國有影響
一是開展課題合作,實現改革破冰。鶴壁市聯合上海財經大學開展部門整體績效管理課題合作,歷時3年,完成30個試點部門部門整體指標體系設計和整體績效試評價工作,較好解決部門評價績效不可比較、不可衡量的問題,在全省率先邁出探索全面預算績效管理改革第一步。二是堅持規劃引領,統籌改革進度。在市委市政府印發《關于全面做好預算績效管理的實施意見》基礎上,該市在全省率先印發《全面預算績效管理三年行動方案》,為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改革建立了明確的時間表、任務書、路線圖,細化分工安排,強化時間約束,確保該市預算績效管理改革各項工作的有序推進。三是引導多方參與,營造績效文化。該市積極建立財政、審計、組織、人大、督查5部門協同推進預算績效管理機制和財審聯動工作機制,并多層次全方位開展績效管理培訓宣傳,營造講績效、用績效濃厚氛圍。近年來,鶴壁市部門整體績效管理“鶴壁經驗”課題通過財政部專家驗收,課題研究在全國形成一定影響,為其他地區部門整體績效管理改革提供有益借鑒。在全省預算績效管理工作考核中該市連續兩年名列第二,預算績效改革典型案例在全市改革創新大賽中獲得“十佳案例”獎。
閉環管理,一體推進,建設“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預算績效管理體系的改革目標基本實現
一是健全制度,做好銜接。印發涵蓋績效目標管理、績效運行監控、績效評價、結果應用等9個制度文件,建立30個部門整體績效指標、23類共性項目指標和6類分行業分領域指標,形成體系完整、上下銜接的“1+1+ N”制度體系。二是抓牢考核,壓實責任。印發《鶴壁市市直部門預算績效管理工作考核辦法》《鶴壁市財政局收支管理科室預算績效管理工作考核辦法》,并將市直部門預算績效管理工作考核結果納入市委、市政府年度績效考評,將收支管理科室考核結果納入局年度績效考評,進一步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壓實部門改革主體責任。三是規范管理,提升質量。建成包含財政管理、部門整體、政策和項目績效管理,覆蓋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等4本預算,貫穿事前、事中、事后“三位一體”的預算績效管理“閉環”。建立事前績效評估專家參與機制、績效運行監控的抽查復核機制、績效評價方案和報告“雙評審”機制、第三方機構按效付費機制等管理機制。該市已基本實現“建立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改革目標。
深挖潛力,突出成效,財政統籌能力明顯增強,資金使用效益持續提升
一是做實事前評估。將新增政策和項目事前績效評估作為預算安排的前置條件,強化新增重大政策和項目事前績效評估力度,組織專家和預算評審中心聯審,2021年以來累計壓減不合理預算3172萬元,把牢了預算關口,預算編制不實情況不算減少,預算編制精準性不斷提高。二是做細事中監控。針對監控發現項目實施進度慢、預算執行率偏低等問題,全面反饋至部門,督促部門加快項目進度和支出進度,并要求部門對預計當年無法形成實際支出的項目提前報備,按程序由預算收回統籌用于亟須領域。2021年以來通過事中監控累計調整、收回資金6335萬元,資金沉淀浪費現象不斷減少,財政資金使用效率不斷提高。三是做精事后評價。重點關注民生、教育等領域資金,優先選取延續性項目開展重點評價,通過評價建立項目資金管理長效機制。2021年以來,根據評價結果收回資金3905.6萬元,調減部門預算929.6萬元,同時完善旅游、財源建設、人才、宣傳文化、科技、殘保金等資金管理辦法,資金管理粗放等問題不斷減少,管理規范化程度不斷提高。近年來,通過預算績效管理改革,該市累計壓減、調整、收回各類資金3.6億元,財政統籌能力顯著增強。
下一步,鶴壁市財政局將以建設“績效財政”為目標,持續深化預算績效管理改革,推動財政資金聚力增效,不斷提升以財輔政能力,為鶴壁市建設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示范城市貢獻財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