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一定要做的事情有哪些?”“當然包括去老年大學上課啦!”“我也想去呀,但學位太少,報不上名”......老年大學“一位難求”的背后,凸顯了老年教育優質教學資源不充足、不平衡、不精準的問題。作為全國最早成立老年開放大學的省級開放大學,2022年廣州開放大學系統踔厲奮進,迎難而上,聚焦擴大資源供給,為服務老年人群交出一份亮麗答卷!
2022年廣州開放大學完成參與各類老年教學活動合計580萬人次,包含:開設常規班(每門課程每學期上課18節)899個,提供學位4.2萬;舉辦講座369場,參加學習人次267萬;“廣州老年學堂”等平臺學習流量超300萬;建設自主學習團隊178個,參加活動人次4.6萬;建設志愿者團隊77個,并積極推動老年人參加社區志愿服務4188人次。每個數字背后都凝聚了廣州開放大學系統對于破解老年人群“上學難”問題的責任擔當與開拓創新。
一、開門辦學,壯大系統力量
(相關資料圖)
在廣州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和市教育局的正確指導下,廣州開放大學充分發揮系統辦學優勢,目前已搭建了覆蓋全市、深入基層的“市-區-街鎮-居村”四級辦學體系,包含1所市級大學、22 所區級學院 、98所街(鎮)學校 、686個居(村)教學點。積極吸納公辦學校、行業協會、民營企業等加入廣州老年開放大學辦學系統,為搭建老年教育“十五分鐘學習圈”打下良好基礎。
(“中科健康學院”掛牌)
二、體制創新,倡導“跨界”合作
廣州目前基本形成了組織、教育、民政三大系統為主體,社會力量參與為補充的老年教育供給體系。廣州開放大學主動加強與兄弟單位的交流與對接,謀求“錯位發展”,同時探索合作機制的創新,例如與廣州市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廣州廣播電視臺就老齡事業發展達成深度合作關系,聯合打造“樂齡派”品牌;與廣東楹聯學會共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等,持續為廣州老年教育注入新力量。
(與廣州廣播電視臺共建“廣州老年學堂”全媒體矩陣,探索“教育+傳媒”合作新模式)
三、課程豐富,滿足多樣需求
針對老年教育課程數量仍偏少、“適老化”不足的問題,廣州開放大學圍繞老年人群多樣化的學習需求,創新性設立“10+X”課程模塊,動態調整課程設置,從而形成主題豐富的系列課程。其中,“10”涵蓋保健養生、音樂舞蹈、繪畫書法、智慧生活、法律維權、康養學游等通識性主題,“X”屬于特色主題,重點放在嶺南文化、近現代革命文化、海上絲綢之路文化等領域的挖掘活化及傳播推廣,充分滿足廣大老年學員多層次、差異化、個性化需求。
(“智慧助老”形成課程群)
四、數字賦能,線上線下結合
新技術、新媒體對于擴大老年教育資源的覆蓋有著重要貢獻,廣州開放大學充分發揮在數字化教學方面的技術優勢與實踐經驗,在提升師生數字素養和應用能力的基礎上,開展多種形式的線下線上教學活動,以2021年6月啟動的“廣州老年學堂”視頻號為例,至今已開展93場直播,發布276個原創短視頻,收獲219萬次的瀏覽量。
(“廣州老年學堂”視頻號粉絲突破2萬人,成為老年教育線上新陣地)
五、能者為師,培育“金師”隊伍
廣州開放大學秉承“名師優教”的辦學傳統,圍繞老年學員需求,推進“能者為師”工程,廣泛吸納活躍在教學一線的行家里手,逐步組建一支關愛老人、教學能力出色的師資隊伍,當前全系統共擁有專兼職教師1072人。攝影類課程教師陳志聰就是其中一員,他不斷提升理論水平和教學能力,連續七年堅持到教學點授課,積極探索開展在線教學。2022年他為老年學員開設線下面授課132節,線上直播課91次,受到老年學員的追捧!
(陳志聰老師帶領學員走出課室進行“體驗式”教學)
新年新展望。黨的二十大為建設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和推動老年教育高質量發展,擎畫出更加美好的愿景。廣州開放大學將進一步深入貫徹落實《關于推進新時代廣州老年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文件精神,充分發揮學校在老年教育領域的雙主體職能,推進廣州老年開放大學示范基地建設,提供高質量的老年教育學習資源,協同開展“智慧助老”行動計劃,為廣州學習型城市更高質量發展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