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名字叫張剛。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名字,在今天的中國新聞界,卻如雷貫耳。
因為他跑社區跑出了名堂,后來還帶著年輕的伙計跑社區,就是“張剛大篷車”。在那個媒體全盛的時代,大報記者張剛卻和底層群眾打成一片,“和他們交朋友,拉家常,了解他們的實情,反映他們的心聲”(時任齊魯晚報總編輯郝克遠評語),成為山東新聞界的旗幟,2006年,中共中央宣傳部、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把張剛作為新聞戰線的先進典型向全國推廣。
“用腳底板寫新聞”的“胡同記者”張剛,成為全國優秀新聞工作者、全國黨代表……
鄉書何處
張剛的老家,在甘肅省通渭縣雞川鎮的一個小山村
Hometown
如今,張剛轉型去了一所大學“教書”——他從不標榜自己院長、教授的頭銜,在大學就是“教書”。
人事變幻,滄海桑田,他憨厚、誠樸的底色從未改變。
這些年,他只是更想他大西北的老家了。他是甘肅省通渭縣雞川鎮人,地近關中。他老家多得是性格粗獷、豪俠仗義的漢子,也多得是電影《隱入塵煙》中普通農家的脈脈溫情。他想念老家的毛驢、老井、樹灘、大集……也時常驚悸于聽到村里哪位老人去世的消息……于是,他在“教書”之余,又拿起了手中的筆。
這一次,他寫的不是“直把他鄉作故鄉”的民聲,卻是“獨在異鄉為異客”的鄉愁。他寫民聲用“腳底板”寫,寫鄉愁則用“心窩窩”寫。他文筆樸實,又感情真摯,當他把一封封飽含熱淚的鄉書,結集成《鄉書何處》,脈脈情愫終于匯流成河,有了歸處。
如果你想走近曾經的“胡同記者”,如今的“教書匠”,可以來參加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在濟南藉書園書店主辦的《鄉書何處》新書交流會。
時間:2022年11月5日(周六)上午9:30
地點:濟南·藉書園書店
“我們總是在風塵仆仆中對故鄉戀戀回望”,和張剛一起,回望他的故鄉,也回望你自己的故鄉。
張剛簡介
大眾報業集團齊魯晚報原高級記者,全國優秀新聞工作者,現為山東管理學院教授,業余時間從事散文創作。著有新聞專著《底層行走》,散文作品發表于《中國青年報》《讀者》《農村大眾》《齊魯晚報》等報刊。
END
文字|山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