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crlzx"></button>
      1. 財經 房產 娛樂 地方 美食
        首頁 » 快訊

        男子因照顧獨居老人獲得上海一套房 對此你怎么看?

        2022-11-01 09:45:47 鳳凰網
        A+ A-

        鄭華從未想過,跟老人李在小飯館的一次偶遇,會徹底改變他的人生。

        他們非親非故,李臨終前,鄭華緊緊握著他的手,給他唱劉德華《一起走過的日子》。在那之前,他替老人辦理一切入院和治療手續,在那之后,為他處理后事,請人到家中整理遺物。

        生前是上海某集團的工程師,退休金每月有4000多元。鄭華的老家在上海崇明島上,父母都是農民,他自己離了婚,在上海打工,做過司機、代駕、保安等多種工作。

        如今,鄭華住在老人留給他的房子中。家里還留著老人很多東西,包括他的相冊和其曾經隨身攜帶的筆記本。上面清楚地寫著鄭華的手機號和住址,并注明這是自己的監護人,以防萬一路上有意外,人家能看到。

        2019年的一天,李和鄭華坐在上海靜安區三泉路一家小菜館里,點了醬爆豬肝、松子鱸魚等幾道菜,以慶祝當天辦完了一件重要的事——他們剛在普陀區公證處簽署了兩份文件,一份是意定監護協議,一份是遺產公證協議。

        從此,46歲的鄭華正式成為82歲李的意定監護人,履行監護老人的職責。而《遺產公證協議》上寫得很清楚,待李去世后,其名下的資產——一套位于中環外、外環內的公寓房將由鄭華繼承。

        時間倒回至2012年,那時鄭華是一名專職司機,幫企業老板開車。他獨自住在一條河邊,房子是租的,是本地人蓋的“私房”。

        他偶爾會去社區旁邊的老盛昌湯包店吃飯。光顧這家中式快餐店的大多是老客,店里生意好的時候,單獨來吃飯的食客們不得不拼桌進餐。

        一天中午飯點,湯包店人頭攢動,鄭華恰巧坐在了一位老人對面。老人吃完,想站起來離開。他雙手撐著桌子,有些吃力。鄭華見狀,放下筷子,到旁邊扶了一把。

        “謝謝,謝謝。儂良心很好,能夠扶我。”老人用上海話對鄭華說,還說曾經有一次在淮海公園不小心摔了一跤,在地上坐了30分鐘都沒有人來幫幫他,最后是警察把他送回家的。

        鄭華后來送老人走出湯包館的門。兩人閑聊了一會兒,老人還要了鄭華的手機號碼。鄭華得知老人叫李。

        沒過幾天,李就打來電話,“如你方便,可以到我家里來認識認識,反正我也是退休在家。”

        一個周六,鄭華來到老人家里。李看起來很高興,和鄭華說:“你生活上有什么不方便,都可以到我這里來,比如洗被單,我這里有洗衣機。”

        從這以后,二人開始頻繁往來。鄭華有時會給李打電話,問問是否有地方需要幫忙。偶爾,鄭華把公司的車開回自己家,會順路帶上李在附的街道兜風。李也會坐741路公交車,去鄭華工作的單位坐坐。夏天,鄭華下班后會陪李一起逛逛太洋(601099)百貨附的街道。

        相識一年多后,鄭華發生了意外,左腿摔骨折了。鄭華哥哥在上海市區開出租車,載著他去醫院看腿,李也跟著一起去。醫生診斷,鄭華的腿要住院手術。

        鄭華的父母在崇明島上,到市區醫院來去不便,哥哥時也要工作掙錢。鄭華住院期間,李每天倒幾趟公交車再換乘地鐵,專程來醫院給他送飯。鄭華很感動,心里暗想,以后有機會“一定要報答他”。

        后來,李又邀請鄭華去自己家小住幾天。

        在李家里,老人從來不會要求鄭華什么,只有看到他空閑下來,才和他閑聊,邀請他一起聽聽音樂、看看電視節目。李愛看解放戰爭時期的電視連續劇,每晚看到10點30分,準時睡覺。他不喜歡自己燒菜,總是下館子,社區門口的幾個館子每天都換著光顧,偶爾去全家超市買雞腿飯回家,微波爐熱完后吃。

        也沒什么離得的好友,時只用固定電話聯絡朋友。鄭華幫他注冊了微信,教他使用語音和視頻通話功能。李開始和老同學、老朋友視頻聊天,“開心多了”。

        漸漸地,“小住幾天”成了長住。

        ■李生前的照片。

        ■李生前的筆記本

        曾說自己有個在稅務局工作的侄子,一個月會來家里一兩次,有個女兒在國外生活??舌嵢A住下后,一次也沒有見過這個侄子,也沒有過他女兒的音訊。就連過年時,也沒有親戚來拜訪或者電話問候,只有從前單位的退管會和小區居委會來看望他。

        因為養傷,鄭華失業了,只能靠代駕賺一點生活費。李知道他生活困難,賺錢不如自己的退休工資多,日住在一起的吃用開銷都由李一力承擔。

        鄭華傷好之后,去考了一個保險代理人上崗證,開始從事保險銷售工作。一位客戶在他這里投保了一份兒童教育基金,他一下拿到了一筆2萬元的傭金。他想買輛摩托車,這樣除了上下班更方便外,還能帶著李去更遠的地方逛逛。

        很快,鄭華就買了一輛二手摩托車。從此,李出門就不再坐公交車了。在摩托車后座上,他像個孩子,總是轉頭看向路兩邊迅速退去的建筑,各式各樣的住宅樓、地鐵站、商務樓。他已經很長時間沒有自由地四處走過了,時最多去醫院配藥,或者去家附的衛生中心、超市走走。高速發展的上海,對于他這樣的老年人而言,顯得有點陌生、新奇。

        鄭華的摩托車帶著李從附的街道,一直去到更遠的地方,比如李母親的墓地。

        共同居住的日子一晃過去了三年,李82歲了。這段時間,他一個很要好的同學因為肺部疾病去世了。臨終時有妻子、兒女在身邊照顧。而自己孤身一人,畢竟人總要生病,也總有面對死亡的那一天。

        鄭華經常勸他,“不要多想,過一天是一天,想吃什么就吃。”

        有一次聊天,鄭華問老人關于未來的打算。“叔叔,你已經82歲了,不是62歲、72歲,如果將來萬一有一天身體不方便行動,又沒有人照顧,你想過究竟是想去養老院還是需要請人照顧呢?”

        “我想叫你照顧我。”李很直白地回答。

        “如果要我照顧,我也同意,可是從法律來講,意外發生的時候,我不是你的直系親屬,我們沒有白紙黑字寫下承諾,也沒有經過什么正常的法律手續,好像我不能照顧你。”鄭華很擔心。

        拜托鄭華去咨詢。

        鄭華先去社區內提供司法咨詢服務的社工那里詢問,社工給他們的意見,是“去做監護人公證”。鄭華就來到了普陀區公證處咨詢與“監護人”有關的問題,公證處工作人員在了解情況后,建議預約一個時間,帶著李一同前來咨詢。

        明確了意定監護人的責任、義務后,李帶著戶口本、退休工資卡、房產證再次來到公證處。

        公證員對李說,鄭華將成為意定監護人,可以放心把許多事務交托給他,萬一生病或發生什么意外,由鄭華來代理。公證處工作人員還單獨問李,去世后想如何安排自己的不動產,李回答,準備把房子留給鄭華。

        ■鄭華在公證處工作人員陪同下,簽訂《遺物清點服務合同》。

        他們簽訂《意定監護協議》依據的是2017年頒布的《民法總則》中的意定監護條款。2020年5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頒布,意定監護制度被納入這部新中國第一部民法典。

        《民法典》第三十三條規定,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與其親屬、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事先協商,以書面形式確定自己的監護人,在自己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時,由該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

        在實踐中,這種契約多被用于老年人預先安排自己今后失去生活自理能力或者失去意識時,無法處理日常生活、醫療事務或是財產事務時,依然能夠通過意定監護人來達成自己的愿望,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

        簽訂《意定監護協議》的當晚,鄭華給父母打了電話,“當時媽媽有點兒猶豫,她說你對你叔叔那么好,萬一他改了主意了或是怎樣,你也白辛苦,我跟媽媽說:我現在不租房子就住在他那里,隨便怎么說,我都應該對他好一點兒。”

        有一次,李心臟房顫,送去急救。三甲醫院病房緊張,急救后沒有病房可以住院,可李的血壓一直維持60左右的低壓狀態,需要專門看護。鄭華就想把李轉到二級醫院,醫生還是不給住院。鄭華著急了,“家里只訂了一瓶氧氣,他心臟確實不好,萬一發生意外,還是要叫120送來,來來回回也很折騰老人家。”在鄭華央求之下,李住進了心內科的重癥監護病房。

        住院期間,李不愛吃醫院里統一安排的盒飯,鄭華就天天給他從外面帶飯,比如肯德基剛炸好的雞翅。受疫情影響,醫院只允許家屬照看午飯與晚飯時段各一個半小時的時間。鄭華每四天做一次核酸,每天準時去兩次醫院,中午和晚上各一個半小時。

        2020年10月,李再次身體不適,去華山醫院北院檢查后發現,癌細胞已經擴散至全身。11月,李住院,鄭華讓同事代班,自己全身心照顧李。

        那時候的李,非常缺乏安全感。鄭華說,自己出去買菜,離開他身邊超過20分鐘,他就會打電話問他在哪里。

        “你走之前我不會跟誰結婚什么,拋開你不管你。”

        “等我走了以后,如果能找到合適的,就找一個,生活相伴,這個要的,就算找不到,我留給你這個房子以后養老也可以。”

        鄭華買了一輛汽車,李出院后,他經常開車帶老人出門散心。

        在車里,李總是要求重復播放毛阿敏的一首歌《思念》。

        你從哪里來,我的朋友

        好像一只蝴蝶飛進我的窗口

        不知能作幾日停留

        我們已經分別的太久太久

        為何你一去,別無消息

        只把思念積壓在我的心頭

        難道你又要,匆匆離去

        又把聚會當成一次分手

        鄭華猜測,也許這是老人年輕時喜歡唱的一首情歌,也可能表達他對母親的思念。歌聲響起來,李就開始哼唱起來,很投入。

        除此之外,李還喜歡聽鄧麗君的《月亮代表我的心》,陳百強的《偏偏喜歡你》。

        他對鄭華說,自己有存款,他可以看情況使用,如果生病住院存款用下來有多余,就給買個墓,如果存款所剩無幾,海葬也無所謂。

        后來,鄭華去咨詢墓地工作人員。工作人員說,李母親的墓地本就可以改造成雙墓穴,花費三萬元改造費,新買墓地要花費九萬元。爭得李同意后,工作人員將老人母親的墓地進行了改造。

        2021年5月,李84歲生日。生日前一天急診送進醫院。在醫院大廳吊了5個小時的藥水后,才回了家。鄭華去萬達廣場的凱司令西餅屋買了他愛吃的蛋糕,點了蠟燭,給他過生日。

        “叔叔,祝你生日快樂。”蠟燭光里,李面容消瘦,鄭華忍不住告訴他,這可能是他最后的生日了,在有生之年。李哭了,他沒吃完盤子里的一小塊蛋糕。鄭華知道他心里不開心,人都不舍得離開這個世界。

        ■李老人最后一個生日的照片,仍然留在鄭華手機里。

        在晚年時找到了愿意與他締結意定監護契約的人,雖然他們萍水相逢,但彼此信任。

        在《三聯生活周刊》發布的一篇公證人員口述中提到,在公證人員接觸大量意定監護案例后發現,許多老年人選擇與陌生人締結契約,這樣的契約是“超越血緣和金錢的情誼”:“有的老人把監護人當作照顧人,以為對方需要照料他的衣食住行,但事實上,非親屬擔任意定監護人沒有照顧的法律義務”;“意定監護不與遺產繼承掛鉤,即便老人訂立遺囑,把遺產贈給監護人,老人身故之前,遺囑內容公證員也不會公開。”

        正如鄭華告訴「在人間」那樣,其實在締結意定監護契約時并不清楚李的遺產確切歸屬,他所做的,例如照顧李的日常生活,也早已超過了意定監護人的職責范圍。

        ■李老人遺囑登報公示。

        ■鄭華前往墓地祭掃。

        值得注意的是,意定監護協議是不單體現了協議雙方之間的情感與信任關系的締結,也是一種法律關系。

        2013年,中國第二次修訂《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把老年人意定監護引入了中國法律體系。不過,法學專家指出,仍然需要對一些程序和責任義務等內容,有更明確、更細致的細則。

        福建江夏學院國際教育學院院長、家事法研究院院長、教授吳國在《我國意定監護制度的適用與完善研究》一文中指出,目前我國關于意定監護制度的法律條文過少,沒有完全涵蓋意定監護的全部內容,也沒有具體的實施細則加以配套支撐。比如,意定監護協議的必備內容是哪些、是否允許代理簽訂、是否必須經過公證程序等內容,都沒能在法條中體現。

        他還提到,目前,意定監護監督制度不完備,會影響制度的有效實施。監督制度包括:如何進行監督;如何認定監護人未履職、不履職乃至侵害了被監護人的權益;一旦認定,監護人應當承擔哪些法律責任等。這些制度并未有相關細則。

        此外,他認為,專業化的社會組織是意定監護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不過這一力量在我國仍然稀缺。從已有的社會組織實踐案例中發現:“監護組織的專業資質、組織框架、利益沖突與回避等問題的管理與監督規則缺失,存在管理水參差不齊、組織框架混亂、潛在利益沖突不斷等風險問題,嚴重阻礙了社會公共監護組織的發展與公共監護模式的推廣。”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中國超過60歲以上老年人數量達到2.64億,其中,空巢老人、獨居老人超過一半,且數量在不斷增長。最新數據顯示,預計到2050年,中國老年人口規模將達到4.5億。隨著老齡化、少子化發展,意定監護制度將成為保障老年人晚年生活的重要探索方向。而目前來看,這樣的探索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只有一首歌能表達我對他的一種思念,是劉德華《一起走過的日子》。”鄭華說。

        他仍然記得老人生前最后的囑托:晚年自己要把握好,不要過早托付給孩子,人都是會變的,跟你感情不深的話,也不一定能照顧好你。

        關于未來自己的監護人,鄭華比較茫然,他感到,茫茫人海,能遇到一個跟自己真誠相對,坦誠相待的人,比較難。

        (文中李和鄭華為化名。)

        責任編輯:bH_02304

        關鍵詞: 男子因照顧獨居老人獲得上海一套房 一起走過的日子 遺產公證協議 意定監護協議

        點擊查看全文(剩余0%)

        相關新聞

        中文版A片在线观看

          <button id="crlzx"></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