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我小時候過年到舅舅家拜年,碰巧見到舅媽的娘家人,也不知道該如何稱呼他們,只好吱吱嗚嗚躲在爸媽身后傻笑。
更尷尬的是,姥姥的弟弟給我壓歲錢,我心里那個美啊,正當想跟對方道謝時,張開了嘴,卻忽然不知道該如何稱呼對方,只好紅著臉假裝推辭……
快要過春節了,面對七大姑八大姨歡聚一堂,讓孩子如何開口叫人,相信這讓不少“80、90”后的爸爸媽媽們相當頭疼煩惱。
今天就給大家梳理了這份親戚稱謂表,趕快教會孩子,讓孩子過年過節時能輕松面對各路親戚。
爸爸的爺爺:太爺爺、太公公、老太
爸爸的奶奶:太奶奶、太婆婆、老太
爸爸的爸爸:爺爺、公公
爸爸的媽媽:奶奶、婆婆
爸爸的伯父:伯祖父、大爺、大公
爸爸的伯母:伯祖母、大奶、大婆
爸爸的叔父:叔祖父、三爺、三公
爸爸的嬸嬸:三奶、三婆
爸爸伯父、叔父的子女:堂大爺、堂伯父、堂伯、堂叔、堂姑
爸爸的姑媽:姑奶奶
爸爸的姑父:姑爺爺
爸爸姑媽的子女:表伯、表叔、表姑
爸爸的哥哥:伯父、伯伯、大爺
爸爸的嫂子:大娘、大媽、伯母、姆姆
爸爸的弟弟:叔父、叔叔
爸爸的弟妹:嬸嬸、阿姨
爸爸的姐妹:姑姑、姑媽
爸爸的姐夫、妹夫:姑父、姑爹、姑丈
伯、叔的兒女:堂哥、堂姐、堂弟、堂妹
姑媽的兒女:表哥、表姐、表弟、表妹
爸爸的姥爺:太姥爺、太外公、老外公
爸爸的姥姥:太姥姥、太外婆、老外婆
爸爸的舅舅:舅爺、舅公
爸爸的舅媽:舅奶、舅婆
爸爸的姨姨:姨奶、姨婆
爸爸的姨父:姨爺、姨公
爸爸舅舅、姨姨的子女:表大爺、表伯父、表伯、表叔、表姑
媽媽的爸爸:姥爺、外公、外爺
媽媽的媽媽:姥姥、外婆、外奶、婆婆
媽媽的哥弟:舅舅
媽媽的嫂子、弟媳:妗子、舅母、舅媽
媽媽的哥弟的子女:表哥、表姐、表弟、表妹
媽媽的姐妹:姨姨、姨媽、阿姨
媽媽的姐夫、妹夫:姨父、姨爹、姨丈
媽媽姐妹的子女:表哥、表姐、表弟、表妹
媽媽的爺爺:太姥爺、太外公、老太、老外公
媽媽的奶奶:太姥、老太、太奶婆、老外婆
媽媽的伯父:大姥爺、大外公、大外爺
媽媽的伯母:大姥姥、大外婆、大外奶
媽媽的叔叔:三姥爺、三外公、三外爺
媽媽的嬸嬸:三姥姥、三外奶、三外奶
媽媽伯父、叔叔的子女:堂舅、堂姨、堂姨媽
媽媽的姑姑:姑姥、姑外婆、姑外奶
媽媽的姑父:姑姥爺、姑外公、姑外爺
媽媽的姑姑的子女:表舅、表姨、表姨媽、表阿姨
媽媽的姥爺:太姥爺、太外公、老外公、老外爺
媽媽的姥姥:太姥、老太、太外婆、老外婆、老外奶
媽媽的舅舅:舅姥爺、舅外公、舅外公
媽媽的舅媽:舅姥、舅外婆、舅外奶
媽媽的姨姨:姨姥、姨外婆、姨外奶
媽媽的姨父:姨姥爺、姨外公、姨外爺
媽媽的舅舅、姨姨的子女:表舅、表姨、表姨媽、表阿姨。
春節期間,爸爸媽媽帶著孩子走親訪友給長輩拜年,除了會稱呼,還要帶孩子學習一些有關的春節禮儀,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尷尬。
1.問候禮儀
問候是人與人見面之初的直接接觸,熱情、得體的問候,能夠迅速助孩子在親朋好友中心里建立一個良好的形象。
媽媽可以從下面幾點入手:
正確的稱呼,在拜年之前應該提前告訴孩子,比如說:要去誰家,并且介紹孩子跟他們之間的關系;
問候的順序,先從輩分大的開始叫,例如爺爺奶奶、伯伯伯母、表哥表姐;
拜年祝福語,年齡小的孩子可以學習一些簡單的祝福語,如新年快樂、恭喜發財、歲歲平安;年齡大一點的孩子說祝福語可以因人而異,如祝福老人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祝福叔叔阿姨工作順利、萬事如意、祝福哥哥姐姐學業有成;也可以說虎字祝福語,如虎嘯風生、虎虎生威等;
接到紅包糖果要雙手接過來,并且說謝謝;接到紅包,不可以當長輩的面拆開,正確的做法是接過紅包,放進口袋里;
臨走的時候,教會孩子簡單地告別和致謝。
2.餐桌禮儀
長輩先入座先動筷,孩子們再入座動筷子;
不要讓孩子當餐桌小霸王,逮著愛吃的菜,吃個沒夠,這樣孩子不禮貌,大人會很尷尬。讓孩子知道即便是自己喜歡吃的菜,也要給別人分一些;
不要讓孩子在餐桌上大喊大叫、嬉笑玩鬧、敲桌子敲碗;
要注意用餐衛生,不要在菜盤子里翻來翻去,注意不讓湯汁濺臟衣服,不要把飯菜得到處都是;
不管合不合口味,小孩都不要隨意評價菜的味道好不好吃;
離開前,向同桌的長輩們說清楚,要得到父母的許可;
不要飲酒,如果要碰杯,給小孩倒好飲料,孩子應該給長輩敬酒或飲料,可以一邊說祝福語一邊敬酒。
3. 行為禮儀
一定要讓孩子注意自己的活動范圍,更好在客廳玩耍,不能到處亂闖亂翻;
不能隨意帶走主人家的物品,提前跟小孩說清楚,不是自己家的東西就算自己特別喜歡也不能隨便拿;
不要和小主人搶玩具,小主人提供什么玩具就玩什么,之后還要記得放回原處;
小孩子拜年時不要在別人家中哭鬧,如果在拜年時,如果孩子一直哭哭啼啼的,主人自然也會覺得有點不好。對于孩子比較小,在去拜年前提前做好準備工作,如給孩子換好紙尿褲,穿舒適的衣服,并喂飽奶以免到時手忙腳亂。
不說不吉利的話,大過年,誰都不愿意聽見死、壞、爛等不吉利的字眼,尤其是家中有老人的。所以,父母提前告訴孩子過年是個開心的節日,開心的日子就應該講開心的話。
父母做好榜樣,想要孩子有良好的禮儀表現外,父母也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用平和的方式待人接物,孩子看在眼里自然會向大人學習。
最后,結束拜訪時,要教會孩子道別、表示感謝。這些禮貌行為,不僅要督促孩子去完成,父母也可以通過自己良好的言行做好寶寶的榜樣:待人接物都要講究禮貌禮節,寶寶看在眼里自然會向大人學習。
春節除了舉家團圓,共聚一堂,這時也正是對孩子進行親情教育、感恩教育和文明禮儀教育的大好時機。
如教孩子稱呼、致祝詞,對訓練孩子的膽量、口語表達能力都有益處。
所以趁著春節帶孩子做客,教育孩子各種禮儀,讓孩子年齡增一歲,懂事多—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