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理解包容好美德,共筑幸福好家庭
張世發是岔河村總支委員會副書記,他工作非常積極努力,嚴肅、敬業、奉獻是群眾對他的評價。作為村黨總支副書記,他團結帶領村兩委班子,用心做事用情服務,幫助村民致富奔小康,連續3年被鄉黨委政府評為致富帶頭人,帶領全村村民發家致富。他工作上的事情多,帶頭致富的任務重,經常早上七點不到就從家里出發到村上晚上十一點才回家,家中事情幾乎顧不上,為了讓大家的生活更好,他除了承擔村上的業務工作外,晚上回家還承擔著繁重的家務活,包括教育兒女,孝敬父母。于此同時他始終同人民群眾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每天都能看到張世發穿梭和忙碌在村組的各個角落,他將自己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都奉獻在了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一線上,為全村的發展貢獻了不可磨滅的力量。
張世發的妻子是一名普通的農村婦女,由于張世發工作比較繁忙,照顧家庭的精力較少,但是她從不埋怨他,看到丈夫為村民辦實事,看到村民一個一個的富裕起來,她的內心是非常驕傲的,對于丈夫的工作她更多的是理解和支持,為了讓丈夫安心工作,平日里,她主動打理大大小小的家務,照顧好老人和孩子的同時,協助丈夫管理好家里的20畝烤煙,9畝冬農蔬菜,同時積極發展養殖產業。2021年生豬存欄60頭,出欄50頭;肉牛存欄15頭,出欄3頭;瓢雞存欄300羽,出欄860羽。
正是由于家庭成員的相互支持和理解,讓張世發事業進步的同時也構建起了一個溫馨幸福的和諧家庭。
二、以身作則,弘揚傳統美德
一是愛國守法、誠實守信。他的家庭成員堅決擁護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和政策,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支持改革開放,積極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在日常生活中,他們積極維護社會公德,自覺遵守各項法律法規、村規民約及公共秩序,主動履行公民的權利和義務。二是互敬互愛,和諧維家。他認為互敬互愛是家庭和睦的基礎,在不同環境成長,就會有不同的性格、習慣和愛好,在一起生活難免會有不適應,甚至會有摩擦,這就需要彼此多點寬容和體諒,做事多從對方角度考慮一下。他在生活中相互照顧、相互信任;在工作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遇到困惑相互開導、相互幫助。 三是全心投入,品德為本。他教育孩子尊重老師、同學;在家中,教育孩子要尊重長輩;在公共場所,要孩子自覺遵守公共道德,從小使孩子樹立愛心和正義感。四是勤儉持家、崇尚環保。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中國人的優良傳統。雖然現在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但是勤儉持家的好傳統不能丟。生活中,他合理安排開支,從不亂花一分錢。同時,他也教育孩子要合理消費,讓她們從小就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同時注重美化環境,強化環保意識,洗手時及時關掉水龍頭,不開無人燈,不亂扔垃圾這些意識已深入到每一個家庭成員之中,并成為全家人一種良好的生活習慣。
三、團結鄰里,共同發家致富
真心待人是他們全家的處事態度,他一家人與鄰居都能夠和睦相處,鄰居們有什么事情需要幫忙的時候,他都熱心幫助。在社會上,也能做到尊老愛幼。兄弟之間團結和睦,有困難互相幫助,是一個和睦的大家庭,也得到鄰里的贊揚。他總覺得自己家庭幸福是小事,全村每一個家庭都幸福才叫真的幸福。他總想為大家庭提供更多共同富裕的力量,他自己腦子隨時都在考慮著怎樣才能把大家的收入提高。他自己敢想、敢干并帶頭干,帶領大家養殖瓢雞、生豬、肉牛,在有利潤可出售時都是讓村民優先出售,而自己經常做過了出售的好時機。他勤學好總結,現在在縣委黨校就讀在職本科,整因為他的好學經常讓讓他捕捉到市場銷售信息,從而有效解決群眾的農產品銷售難題。
2021年他所在村的冬農蔬菜獲得了大豐收,為群眾帶來了經濟效益。2022年他捕捉到冬農蔬菜價格會創新高,依次為契機鼓勵農戶新增冬農蔬菜種植面積,共增種106畝。他責任心強,敢于主動請戰,多次到其他示范村交流引進新型產業,今年種植紅花100畝。他活潑開朗善于溝通,在平時和群眾交談時三句話不出頭就有大干產業幾個字,他所在的小組家家戶戶都有多元化產業,人均可支配收入都在4.5萬元以上,作為一名縣、鄉人大代表,他總說要旗幟鮮明的講政治,始終把無私奉獻和為人民服務放在首位,隨時準備為百姓贏得更多“好日子”。
四、熱心公益,回報社會
和諧家庭不但要求在家庭中家人和睦相處,在社會上也必須做一個對社會有益追求、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的文明公民。因此無論是當地黨委政府或村級號召的愛心捐贈,或是各種平臺發布的求助信息,還是村民群眾有困難的時候,他的家庭的每一位成員都會有一份愛心相送,積極參與社會捐獻愛心活動10余次,捐贈愛心物資共計1萬元。在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后張世發積極響應社會號召捐獻0.35萬元, 2019年,作為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他卻資助了振太鎮秀山村的一名貧困大學生,三年的時間里共提供了1.8萬元資助,幫助該名貧困大學生勝利完成了學業。并于2021年12月考入普洱市思茅區第四中學單位工作??粗Y助的貧困生獲得的厚厚一疊榮譽證書,他漏出了欣慰的笑容,也希望這個受資助者將愛心傳遞下去。
構建一個幸福的家庭需要家庭成員共同的努力。只有每個人都奉獻一點愛,家才會更溫暖。只有每個家庭都幸福了,我們的社會才會更加安定和諧,我們的國家才會更加繁榮昌盛。他和妻子從結婚到現在共同牽手走過了十多年的風風雨雨,他們彼此相敬如賓,恩愛有加。
供稿 | 田壩鄉婦聯
編審 | 王金萍
郵箱地址 | zyxflbgs@163.com
聯系電話 | 0879-581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