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國汽車市場風起云涌,五味雜陳,稍有不慎,昔日的巨頭都會隕落為今日的棄子,東風雷諾退場、南北馬自達宣告合并、廣汽菲克破產等事例均給各大車企敲響了警鐘。近日,與一汽馬自達和廣汽菲克一樣身處二線合資陣營的斯柯達也被傳出考慮退出中國市場。
(資料圖片)
消息來源于斯柯達CEO的一句話:“計劃對在華經營模式進行調整,并于明年做出最終決定,包括在華銷售汽車,卻不生產汽車?!庇纱藖砜?,斯柯達退出中國市場的可能性很大。
不過需要一說的是,即使斯柯達在中國市場下線,也不會像東風雷諾和廣汽菲克一樣全盤皆輸,甚至短暫的退出有望讓斯柯達重整旗鼓,更好地出擊。
退場?待定
在國內汽車市場,斯柯達的口碑并不差,得益于斯柯達旗下車型與大眾汽車通用零部件,所以汽車消費市場有一個觀點是懂大眾的人都去買斯柯達,并且斯柯達旗下產品的定位低于大眾車型,所以早年斯柯達車型憑借德系品質和性價比優勢獲得不錯的市場成績,而斯柯達也一度被視為親民版大眾。
斯柯達與大眾結緣的故事可追溯到1991年,當時捷克品牌斯柯達正式被大眾集團收購。而在2005年,斯柯達與上汽大眾合作開展中國業務,首款車型明銳于2007年6月在華發布。
背靠上汽大眾這塊金字招牌的斯柯達,當年的市場成績一路開掛,2018年的年銷量已經達到34.5萬輛,彼時在外界看來,斯柯達的潛力是無限的。然而好景不長,走低端路線的斯柯達從2019年就開始水逆,市場銷量成績一路下跌,盡管斯柯達也嘗試走中高端路線,推出了18.69萬元起售的柯迪亞克,可惜這款車也無法提振品牌銷量成績。
上汽大眾斯柯達公布的銷量數據顯示,今年1-10月總銷量是38022輛,同比下滑61.32%。而導致斯柯達銷量下跌的主要原因主要是大眾汽車的“背叛”。要知道,2019年大眾汽車正式將捷達車系獨立成為一個全新品牌,與斯柯達一樣主打低端路線,結果就是斯柯達的市場份額被蠶食,市場成績出現斷崖式下跌。
另一方面,國產車型的崛起也對合資品牌中低端車型的成績造成沖擊,對比之下,國產車在提供高品質的同時,還有越級的配置,而合資車受限于成本,功能比較寒磣,那么隨著消費升級,消費者的購車需求也愈發多元化,最終斯柯達、捷達等定位于中低端的合資品牌均沒能在市場上掀起大風浪,而10萬元左右國產車的成績卻是一路走高。再者,推新車型的步伐緩慢和沒有積極擁抱電動化等因素均導致了斯柯達的市場成績節節敗退。
斯柯達在華的最終結果或許正如本文開篇所說,退出中國市場。對此,有消息稱斯柯達汽車CEO Klaus Zellmer克勞斯·澤爾默在接受采訪時透露了一則信息:由于中國市場競爭太過激烈,因此我們將與我們的中國合資伙伴一起考慮我們要如何進行。如果我們想集中精力,就需要確認所有情況,然后再做決定。此外,克勞斯·澤爾默指出,可以考慮只在中國銷售汽車,而不是生產汽車。
而對于克勞斯·澤爾默的信息,斯柯達中國也進行了回應,表示斯柯達持續對于其在國際市場的定位進行評估,并調整戰略以適應當地市場發展,這也包括中國市場在內。目前,公司尚未就調整戰略的必要性做出任何決定。
言下之意,斯柯達會與其它汽車品牌一樣跟隨時代步伐調整在華的發展策略,但是截至目前還沒有調整后的策略出爐。也就是說,斯柯達退出中國市場的計劃還沒有明確消息。
當下退一步,未來進一步
其實對于斯柯達而言,退出中國市場也不完全是壞事,甚至有可能過得更滋潤。要知道,斯柯達與敗走中國市場的東風雷諾和廣汽菲克等品牌不同,在華沒有組建單獨的合資公司,僅是上汽大眾的子品牌,也就是說,斯柯達在華只是輕裝上陣,沒有太大的包袱。在此基礎上,斯柯達在上汽大眾內部還占有1%的股份。
單單從數字大小來看,1%并不算多,但是作為頭部品牌的上汽大眾,在華的基盤也很大,1%的股份也能帶來可觀的收益,據財報顯示,2021年上汽大眾凈利潤就達到154.9億元。而今年1-11月,上汽大眾也有超百萬輛的銷量成績,因此,只要上汽大眾能一直強勢前行,那么斯柯達即便自家車型不走量,甚至不在國內生產新車,也能靠著上汽大眾的微薄股份賺得盆滿缽滿。
如果斯柯達將在華所得的收入投入海外市場或許未來有望扭轉當前的局勢。據悉,一直以來斯柯達最大的市場是歐洲,并非中國。正因此,斯柯達不妨進一步壓縮在華投入的精力和資源,主要在歐洲市場征戰,這有望獲得更好的成績表現。
再者,斯柯達在歐洲可以利用燃油車積累下的良好口碑,發力新能源車市場。而歐洲地區的新能源車市場環境與我國新能源車市場相比,競爭激烈度更低,這有利于斯柯達在市場上獲得更大的生存空間。據了解,斯柯達已經制定了一系列新能源規劃,最快到2026年時,將會推出三款全新純電動車,預計其中包括ELROQ、VISION 7S量產版,以及一款全新純電SUV,隨后或許還將推出明銳和晶銳的純電繼任者。
從已有信息來看,斯柯達還沒有退出中國市場的明確規劃。不過在國內,銷量不佳的汽車品牌最終宿命基本是被市場淘汰,這在國內車市早已經見怪不怪,東風雷諾、長安PSA、廣汽謳歌,到不久前的廣汽菲克就是很好的例子。未來斯柯達是否會選擇退出中國還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即使斯柯達退出中國,只要保持大眾的股份不變,依然能在華獲得不錯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