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出品|搜狐汽車·視車學院
2021年,我國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5萬左右,大家可以細算一下,在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3萬多塊錢的時代,能夠買得起車本身就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人均BBA的故事終究只存在于網絡,北上廣深的有錢人并不是遍地都是,現實生活中買不起車的人還有很多。
一方面,你、先要為這輛車來買單,而買車之后的養車更是一筆資金,以普通的10萬家用車為例,每年至少需要支付上萬預算來養車。 另一方面,我們的生活不只圍著車轉,還有衣食住玩,基于絕大多數消費者本身人均可支配收入不多的事實,買車成本必定會被壓縮。
中國乘用車的主銷陣地在10-15萬,從銷量上就能看得出來,10萬塊錢的朗逸、H6才是這個時代最真實、最普遍的消費水平。 一輛10萬左右的車家用車,養車費用包括,保險,油費,保養,違章費,等平常洗車等小費用,一年差不多要15000-20000元左右。
工薪階層和BBA這種產品本身就不是對等消費,在北京看到遍地的BBA,不代表西南小縣城也是遍地BBA,人們的悲歡不相通,收入更不相通。 我們現在太容易被互聯網所迷惑,打開手機看到滿屏的保時捷、法拉利,這些其實都是幻想,都是流量,畢竟年產量只有5000臺的勞斯,在國內可以賣出1萬臺。
車本身是一個負資產,貶值速度、保險、保養每年都會挖空錢袋,越貴的車挖空速度越快,所以我們要講,消費不僅僅要理性,還要匹配。買車為的就是出行方便,提升生活品質,當你的生活會因為買車而變得拮據,你就要好好想一想了。
點擊查看全文(剩余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