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文化事業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推出更多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為新時代的文藝工作者指明了努力方向。作為第14屆中國金鷹電視藝術節新增的主體活動,本次活動組織了全國優秀電視從業者、文藝名家、演員代表深入清溪村走訪調研,這既是電視藝術工作者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站穩人民立場的一次生動藝術實踐,也是我們在領略清溪鄉村之美、發展之美、生態之美中對新山鄉巨變的一次深刻感悟,更是進一步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推進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的一次有益嘗試。
清溪村毗鄰益陽中心城區,位于高鐵新城核心區,人文厚重、風景秀麗,是人民作家周立波先生的出生地和《山鄉巨變》《山那面人家》等小說的創作背景地。清溪村經歷了農業合作化運動、土地聯產承包、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直至黨的十八大后全面完成脫貧攻堅、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系列深刻變革,是中國農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百年來走向富裕的典型代表,是中國農村從一窮二白走向農業強、農民富、農村美偉大飛躍的鄉村縮影,是名副其實的山鄉巨變第一村。
關愛下一代,溫暖滿清溪。為了給清溪村的青少年兒童提供更多更優質的影視學習和探索條件,激發孩子們對影視藝術的熱愛,中國視協“影視小屋”公益項目在此落子。當日下午,文藝名家走基層暨清溪村“影視小屋”揭牌儀式清溪講堂舉行。張宏、胡占凡、肖凌之、馮錦、董濤等領導向清溪村的學生們捐贈了影視器材、書籍資料,范宗釵、龔政文為清溪村“影視小屋”揭牌,高健、陳計偉分別代表中國視協和益陽市委、市政府致辭。
清溪村“影視小屋”由中國視協、湖南廣播影視集團(湖南廣播電視臺)聯合創建,除捐贈相應影視器材、書籍資料外,還將與清溪村形成常態聯絡,邀請主持人、電視節目編導、攝像老師前往清溪村授課。儀式結束后,金鷹卡通主持人張祎祎結合自身經歷為清溪村師生代表講授了影視藝術相關課程。
60多年前,中國現代著名作家周立波先生回到故鄉清溪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創作了《山鄉巨變》等經典著作,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60多年來,清溪村的人居環境、鄉風文明等各方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參觀環節,藝術家分批參觀了豐收廣場、周立波故居、立波清溪書屋、梁曉聲清溪書屋、王蒙清溪書屋等極具清溪特色與文化底蘊的場所,充分感受著清溪村的新山鄉巨變。
穿插期間的地花鼓、剪紙、擂茶等非遺展演活動,向藝術家們充分展示了益陽獨具魅力的傳統文化藝術。在清溪村豐收廣場,周立波深入田間地頭與人民群眾座談歡笑的群像雕塑,生動形象的展現了他“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文藝創作立場,深深地感染著在場藝術家們。
“新時代的文藝工作者要向周立波先生學習,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才能創作出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來。”藝術家代表動情地說。在《山鄉巨變》作品陳列處,藝術家們紛紛上前端詳、拍攝。60余年的時空激蕩,兩個時代的“山鄉巨變”在藝術家們的鏡頭里完成同屏共振。參觀過程中,藝術家們還紛紛通過視頻或文字方式為清溪村“影視小屋”和清溪村送上寄語。
編輯:彭俊煒 / 責編:黃韻潔
文章版權為湖南廣播電視臺辦公室所有,如有意轉載,請事先聯系我們獲得允許并注明出處——微信:湖南廣播電視臺辦公室投稿:taiban8287101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