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雙平臺建設,匯聚服務力量
江陵街道推動街道級社會組織服務中心與吳江區級矛盾調解組織孵化園共向發展,實現了辦公場所及各類資源的融合共享,定位是社區社會組織合力參與,解決基層疑難矛盾糾紛的綜合性樞紐平臺,通過為社區社會組織提供業務咨詢、資源鏈接、孵化指導、能力建設等服務,發揮社區社會組織在社區基層矛盾調解中的“信息—預警”“橋梁—對話”“調解—疏導”協同作用,實現政府、社區社會組織、居民的良性互動。通過街道級社會組織服務中心“綜合性服務平臺”和孵化園“樞紐平臺”的共同聯動,全面助力實現區域社區社會組織資源的優化配置和提檔升級。
以微項目為載體,提供實踐機遇
2022年,江陵街道總計投入45萬元,資助域內15個村(社區)的“鄰聚里 微治理”社區服務項目,從利鄰設、親鄰社、睦鄰舍三個維度出發,重點圍繞社會救助、矛盾調解、樓道共建、社區社會組織孵化等領域開展專業化社會服務。通過專業機構全流程項目督導管理,提升承接社區社會組織人員的專業服務能力,培育優秀社區社會組織和志愿團隊,保證微項目服務質效。同時,為凸顯孵化園功能,以基層矛盾調解團隊的發掘為工作重點,持續擴大域內矛盾調解社會工作服務的覆蓋范圍。目前,通過前期的需求摸排、項目發布、組織招募、說明會開展、方案評審,15個項目已全部完成公示,投入實地運作。
打造亮點品牌,優化培育路徑
江陵街道致力于打造“鄰聚里”服務品牌,通過多渠道培育優秀社區社會組織和專業人才,為品牌建設提供可持續性動力。
在品牌建設方面
通過專業化、精細化運營落地的15個“鄰聚里 微治理”社區服務項目,以點帶面,輻射周邊,把服務輸送到服務對象的鄰里、家里、心里。江陵街道將從15個獲選項目中梳理挑選優秀案例,舉辦優秀項目評選大賽,通過路演匯報方式評選優秀案例,由街道、村社及小區居民參與評選過程,提升項目區域影響力,激發社區社會組織服務積極性,便于項目的長期深入開展。在宣傳上,把握各個關鍵節點,通過視頻圖文等形式,借助市區街道多層級媒體平臺,進行廣泛宣傳,充實“鄰聚里 微治理”項目品牌內涵。
在組織培育方面
搭建社區社會組織之間、區域之間的交流平臺。通過開展主題沙龍活動,為社區社會組織溝通交流搭建橋梁,促進了解與學習,密切組織間聯系。在整個培育過程中,鏈接各方資源,為社區社會組織成長提供基金會、企業、高校等人力、財力和物力支持,強化培育可持續性。目前,江陵街道孵化指導社區社會組織共10家,合作單位共8家。未來,在域內社區社會組織達到一定的注冊規模后,規劃成立街道級社會組織聯合會,統籌轄區內社區社會組織的發展,形成在地特色的社區社會組織發展集群。
在人才培養方面
開展人才成長訓練營,為社區社會組織發展積蓄原動力。重點關注本土團隊、社區社會組織領袖的發掘,根據分級培育原則,向新生社區團隊,提供業務技能、團隊管理方面培訓,加強對團隊骨干指導,提高其服務專業性;對于已有一定實踐經驗和人員基礎的社區社會組織,積極鼓勵組織入駐孵化園接受孵化培育,在孵化過程中,引導組織負責人逐步認清未來發展方向,做好詳細發展規劃,并為核心成員點對點提供財務管理、項目策劃、工作方法等實操能力培訓,進一步發揮孵化園作為社區社會組織成長新階梯和資源庫的整合作用。
END
來源丨蘇州民政
責任編輯丨俞璐
審核丨薛維付 仇夢影
簽發丨陳若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