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獻藝、翰墨傳情?!恫煌跣?牢記使命》《家和萬事興》《上善若水》等書法字體蒼勁有力、行云流水,一幅幅氣韻生動、匠心獨具的作品讓在場村民感受到了中華傳統文化藝術的魅力,進一步營造蓬勃向上的文明氛圍,激發廣大群眾參與創建全國文明城區的熱情和信心。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王繼超表示:“我們以書法文化為載體,讓村民們真正享有更加充實、更為豐富、更高質量的精神文化生活,把最好的‘精神食糧’送到老百姓的家門口,送到老百姓的心坎上,為文明鄉村建設貢獻力量。”
活動中,寶坻區詩詞楹聯協會副主席馬立永圍繞家風建設的時代背景、傳統文化中家的概念、家庭文化以及什么是家風、優良家風培育等內容進行了深入淺出、生動形象的講解,倡導大家要從自身做起,從現在做起,加強道德修養,注重文化學習和家庭教育,做到行有教養,心有涵養,有文化守規矩,講禮儀尊孝道。村民們紛紛表示:“村莊是個大家庭,文明鄉風是靠好家風構成的,大家都是文明鄉風的參與者、建設者。”
村風家風是世世代代的積累傳承,是嘉言懿行的代際沉淀,也是社會進步和國家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周良街道(京津新城)始終將創建文明單位、文明村居、文明家庭一體謀劃、整體推進,在常抓不懈、久久為功中涵育文明風尚,在砥礪奮進、薪火相傳中厚植家國情懷。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要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推動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街道(新城)將以此次活動作為推進家庭文明建設新起點,引導廣大黨員群眾爭做家風家訓的傳承者、踐行者、建設者,在潛移默化中“富腦袋”“揚新風”,不斷提高群眾道德水準和文明素養,更好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
鄉村振興,文化先行。此次活動以文化惠民的形式在藝術家與群眾之間搭建一座文化之橋、友誼之橋,讓群眾在近距離感受書畫文化魅力的同時,力爭用文化振興帶動鄉村振興,讓廣大群眾充分享受到文化發展的成果。
來源:周良街道辦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