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雉水 護佑雉水人和
品牌內涵
人民法庭處在“司法為民”實踐最前沿,在糾紛源頭治理、密切聯系群眾、妥善化解矛盾、鞏固基層政權等方面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人民法庭堅持主動融入社會治理大格局,充分發揮法庭多元解紛機制,既做到“案結事了”,更將法理、事理、情理有效融合,通過“人和雉水”解紛驛站的努力,從源頭上化解糾紛,從而實現“雉水人和”。
品牌標識
標識釋義
“人和雉水”,寓意 “天和風雨順,地和五谷豐,人和百業旺”。以黨徽為頂,以云紋為底,“解紛驛站”依托村黨支部開展各項工作,借助南通中院支云庭審系統,給社區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線上訴訟服務;以“人”“和”為核,以水紋為骨,以水明樓為形,“解紛驛站”若水善利萬物而不爭,用法律滋潤普通民眾,定分止爭,化解糾紛,為千萬家遮風避雨,守護居民的幸福、安寧。
創建舉措
一、創新協同,打造便民訴訟新渠道。
聚焦鄉村、社區、行業等糾紛高頻主體的現實需求,全面融合“法院+社會”“專業+群眾”“現代+傳統”“線上+線下”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創新司法供給形式,精準對接解紛需求,由村、社區專人或社會組織負責人協助村居民應用支云系統解決糾紛,讓偏遠群眾、老年人等在“家門口”便捷、規范參加在線庭審,節約訴訟用時和經濟成本,提供全領域、全場景、全天候的數字訴訟服務,助力跨越“數字鴻溝”,共享“數字紅利”,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
二、拓展護航,建設法治工作新陣地。
通過“解紛驛站”為企業提供個性化、定制式、精準化的法治服務;通過“江蘇微法院”、“支云”庭審系統等線上調解服務平臺,在線咨詢、培訓、調解、司法確認,以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化解涉企糾紛,護航企業高質量發展;通過庭審直播平臺,根據村居民眾需求,提供“菜單式”庭審直播和點播清單,將社會關注、群眾關心的各類案件組織村居群眾觀看,由法官在庭審結束后以案釋法,以身邊事教育身邊人,提升群眾法治意識,營造懂法守法氛圍。
三、探索實踐,形成助推發展新驅動。
“人和雉水解紛驛站”項目推進以人民法庭為主體,先由七個基層法庭在各自轄區選擇人民調解基礎扎實的村居進行試點,以“一屏、一線、一終端”為標準配置,資源整合、優勢互補,積累一定經驗后再推廣,創新司法引導與社區自治、司法職能與社會責任共擔的社會治理新格局,確保社區安定有序、人民安居樂業。
來源 | 民法庭黨支部 陳 娟
版面 | 吳 越
校對 | 吳宣澤
審核 | 劉羅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