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crlzx"></button>
      1. 財經 房產 娛樂 地方 美食
        首頁 » 推薦

        攜手保護文化根脈 華熙云中與文化傳承者追尋民族文化之光

        2022-12-23 15:44:02 中國日報網
        A+ A-

        民族文化是中華兒女共同的魂,是中華民族重要的精神標識。作為民族文化的堅定守護者,華熙云中十二年走過十二萬多公里采風路,持續發現、挖掘、保護散落在中國大地即將消逝的各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以生生不息的中華民族文化傳承之音,保護著中華民族的文化根脈。


        (資料圖片)

        華熙云中是2011年由華熙生物董事長趙燕女士發起,是華熙生物旗下關注中國原生態文化的公益項目。十二年來,北到內蒙塞外草原,跨過黃河長江,南至滇黔桂瓊地區,已累計幫助來自35個民族的超過300位民族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走向國內外舞臺。

        2022年華熙云中主題為“云中黔歌”,團隊深入貴州大山深處,走入15個少數民族村落,挖掘出那些口口相誦,代代相傳卻沒有文字記載的文化與藝術。12月12日,“云中黔歌”在北京時代美術館唱響,來自貴州的苗族、侗族、水族、瑤族、彝族等民族藝術家帶來了各具特色的原生態表演,讓大山里的民族文化煥新綻放。

        彝族姐妹花:民族文化是最大的財富,要用一生去傳承

        彝族的火把節比較知名,但是關于彝族還有很多文化卻是鮮為人知。此次云中團隊就找到來自黔西地區的彝族姐妹果圖果諾和果圖果麥,通過她們的歌聲和表演把彝族生活中最日常卻不為大眾知曉的一面帶給了觀眾。

        姐姐果圖果諾介紹說,“彝族會跟樹取姓,果圖的意思是指潔白無暇的梧桐樹?!睆男≡谫F州淤泥彝族鄉長大的果圖姐妹,生活中處處都充滿歌聲,在勞作中、婚嫁儀式上、迎賓敬酒時都會唱上幾曲,并且各場景有不同的歌曲。姐妹倆耳濡目染,從小也喜歡唱歌,但從來也沒想過把歌唱出大山去。她們在高中時開始被推薦參加地方的歌唱比賽?!矮@獎時感受到我們民族歌曲被認可,逐漸也有了些自信?!?/p>

        在她們的民族歌唱事業中也遇到過瓶頸?!耙驗槲覀兊母枨紒碜陨钊粘V?,沒有專業的伴奏,只有清唱聽起來不夠豐富,有不少人還不太接受?!彼齻円恢痹趯ふ医鉀Q辦法,比如把彝族音樂和現代元素嚴肅地融合在一起,而不是硬搭,所以她們自己做了很多編曲。

        云中團隊在貴州找到果圖姐妹,正是看中他們對彝族原生態文化傳承的韌性:她們堅持學習,不僅上大學進行專業的民族文化深造,還不斷讓民族文化與現代融合,讓文化獲得更強的生命力。

        在今年云中舞臺上,果圖姐妹表演了自己創作的歌曲《呼喚》和《飛》,同臺的還有果諾的兒子及侄子,果麥身懷六甲依然熱情地投入演出。我們看到了傳承的力量在延續,正如果圖姐妹表示,“民族文化養育了我們,我們將用一生去傳承?!?/p>

        楊文遠:丟掉了根本就忘記了過去,文化傳承是一條艱難但值得的路

        “滾山珠是第一批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眮碜再F州六盤水市第二十三小學的苗族教師楊文遠自豪地介紹著苗族蘆笙舞“滾山珠”。

        這次,楊文遠和他的學生們不遠千里來到北京,將“滾山珠”帶到了云中舞臺?!斑@是孩子們第一次來首都北京演出,知道自己被選上在北京的舞臺上展示民族文化,孩子們都興奮了好幾天,特別登臺后看到觀眾對滾山珠的喜歡,我們對于傳承文化更有信心了?!?/p>

        苗族蘆笙舞“滾山珠”,講述的是苗族的遷徙歷史,紀念為了向同胞們報信而犧牲自己的苗族青年?!八褚活w珍珠一樣,閃閃發光,為了民族同胞放棄自己的生命,為了紀念他,取了‘滾山珠’這一名字。在這個舞蹈里,每個動作都有技巧和淵源。如‘倒掛金鉤’是從懸崖上看崖底的動作演化,再如‘蚯蚓滾沙’,是苗族青年用自己的身體滾出一條大道來,讓同胞們可以一起通過?!皸钗倪h經常這樣給學生們講述苗族的文化歷史。

        對于傳承苗族文化,楊文遠數年如一日地堅持著?!靶r候聽著老人講我們苗族的古歌、傳奇故事時,就一直記在心里面?!睆?008年起,楊文遠開始自己整理苗族文化,并帶領學生們學習“滾山珠”。

        2010年楊文遠和學生們的滾山珠表演獲得了貴州省民運會二等獎,給予學生們莫大信心,也得到了更多的表演機會。每一次獎勵都是繼續前行的動力,楊文遠說,“讓家長、學校以及社會各界看到孩子們的堅持是有價值的?!?/p>

        2022年8月,華熙生物潤百顏走進六盤水,為楊文遠所在的第二十三小學修建捐贈了一間舞蹈教室,專業的地墊、把桿等設施為孩子們提供更優越的安全保護。楊文遠希望通過自己和學生們的努力,能讓更多人看見民族文化的傳承,他經常說,“這些文化是苗族的根本,丟掉了根本,就忘記了過去?!?/p>

        目前,楊文遠正努力申辦民族文化傳承班,這樣練習滾山珠的學生們無論是上小學還是初中都能持續在這個班里學習,不會因為升學而中斷。對于未來,楊文遠有著清晰的規劃,“一是擴大團隊的招生,邀請更多民間藝人參與授課來提高教學;第二,要形成讓學生們持續學習滾山珠的機制?!?/p>

        此次來到云中舞臺的還有楊文遠12歲的兒子,從父親身上他非常明確地看到自己的使命,“把苗族文化傳承下去,我們會加油的!”

        2022年“云中黔歌”舞臺還請來了老朋友——小鹿藝術團。小鹿藝術團從七年前那場“云中兒歌”開始就緊緊地和華熙云中綁在了一起,艱難支撐了五年的藝術團迎來了全新的發展,獲得為其修建的“華熙小鹿舞蹈培訓教室”,徹底擺脫了顛沛流離的困境,成員也從最初的不到20個孩子,逐步發展到今天包括7個民族的200多名師生。小鹿藝術團編排、整理完成了《敖魯古雅》、《森林中的鄂溫克》、《初音》等多個傳統節目,多次登上云中和國內外文化舞臺,成為了鄂溫克民族的一張文化名片。2022年7月,“華熙云中”為藝術團升級了一座600㎡的新排練廳,華熙生物潤百顏還為孩子們帶來全新的鋼琴、口弦琴、羊皮手鼓等樂器,以支持鄂溫克民族文化更好地傳承與發展。

        2022年登上云中舞臺的小鹿藝術團中有一名5歲小隊員,她正是11年前在第一屆云中舞臺上表演呼麥的小黑老師的女兒,如今女兒沿著父親的腳步,用歡快的舞蹈跳出了自己的傳承步伐。

        這就是“云中精神”——挖掘、傳承、推廣民族文化,幫助文化傳承人重拾文化自信,開啟文化新生的未來之途,讓更多的人感受到民族文化之美。

        責任編輯:bH_05356

        關鍵詞: 民族文化

        點擊查看全文(剩余0%)

        相關新聞

        中文版A片在线观看

          <button id="crlzx"></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