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crlzx"></button>
      1. 財經 房產 娛樂 地方 美食
        首頁 » 推薦

        新疆巴州若羌縣法院:執行干警化身“紅棗推銷員” 助農銷售紅棗巧解糾紛

        2023-01-03 19:43:03 中國日報網
        A+ A-


        【資料圖】

        “真沒想到,法官能這么快幫我要回工錢,真的太感謝了!”當事人阿某向法院執行干警激動地說。

        阿某為務工人員,平時靠在外務工維持生計。2022年6月,被執行人謝某雇傭申請人阿某在自己的紅棗地干農活,按照雙方約定結算后,謝某還欠阿某7000元勞務費。雙方在新疆巴州若羌縣人民法院的主持下達成調解協議,約定謝某將勞務費7000元于2022年11月15日前支付給阿某。經雙方申請,若羌縣人民法院依法作出裁定對調解協議的效力予以確認。約定時間到期后謝某卻沒有履行義務,面對當前疫情形勢,阿某既沒有經濟來源,也沒有返回老家的路費,阿某無奈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案件進入執行程序后,法院執行干警通過調查了解到被執行人謝某地里有近7噸紅棗,堆放在自家院里的空地中尚未出售。

        “我也不是不想還錢,因為疫情原因很多收棗的客商過不來,紅棗賣不掉,我紅棗能賣了肯定還清債務”。謝某也覺得委屈。

        了解到這一情況后,經謝某同意,執行干警變身“紅棗推銷員”,聯系多家紅棗公司、供銷合作社。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有一家紅棗公司愿意來謝某家中看看紅棗情況。經雙方不斷磋商,順利完成了紅棗交易。

        謝某收到紅棗款后,第一時間將涉案7000元款項繳納至案款賬戶。執行干警確認收到案款后,當即通知財務人員將7000元轉賬給了申請執行人阿某。案件順利結案,既幫助被執行人出售了積壓的紅棗,也保障了申請人的合法權益。雙方當事人給予執行干警高度的認可。

        若羌縣人民法院本著“謙抑、審慎、善意、衡平”的執行理念,依法維護申請執行人權益的同時,綜合考慮案件情況,變通強制執行措施,使被執行人的處境有了轉機,巧妙把握處置財產的方式方法,及時保障了債權人的合法權益。既體現了法律權威,又體現了善意文明執行理念和司法溫度。

        年關將至,若羌縣人民法院持續開展涉民生執行案件專項活動,充分發揮線上執行的優勢,暢通涉民生案件的綠色通道,通過網上凍結、劃撥、案款發放等功能,成功辦結30余件涉農民工案件,累計發放農民工工資200余萬,切實解決了困難群眾的燃眉之急,做到急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想。

        (王俊巖)(中國日報新疆記者站)

        責任編輯:bH_022

        關鍵詞:

        點擊查看全文(剩余0%)

        相關新聞

        中文版A片在线观看

          <button id="crlzx"></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