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crlzx"></button>
      1. 財經 房產 娛樂 地方 美食
        首頁 » 推薦

        代表熱議丨政府工作報告中的“數字+”

        2023-01-15 10:30:42 中國日報網
        A+ A-


        (資料圖)

        “5G基站達到6.7萬個,數字經濟規模突破5000億元;推動數實融合、數智賦能,拓展數字融合應用新場景;實施文化產業數字化戰略,加快山西文化大數據體系建設,促進公共數字文化發展……”在山西省人民政府代省長金湘軍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數字”一詞共出現28次,成為毫無疑問的關注“焦點”。

        隨著數字技術深度融入生產生活,“數字+”不斷加速解鎖應用新場景,數字正為未來賦予無限可能。在山西省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期間,來自各行各業的代表建言獻策,探索發展數字山西,建設智慧社會的“山西方案”。

        “山西是名副其實的文物大省,加快文物數字化保護利用步伐,是傳承中華歷史文明、延綿三晉文脈的現實選擇。2020年以來,隨著《山西省不可移動文物數字化保護指導意見》的出臺,全省重要國保、省保及瀕危彩塑壁畫數字化采集成效顯著,文物數字化展示利用取得新進展?!弊鳛槲奈锕ぷ髡?,山西省人大代表、運城博物館副館長衛玉敏希望利用新時代的“數字”力量,為古老文物注入新活力。

        他建議,圍繞產業融合,在文物數字技術研發上做文章;圍繞文物保護,在文物數據采集應用上做文章;圍繞活化利用,在文化傳播傳承上做文章。在衛玉敏看來,通過文物與科技、文物與創意、文物與藝術的有機結合,將有效助力文物資源的長久保護和數字產業的發展共贏。

        山西省人大代表、孝義市大孝堡鎮東盤糧村黨支部書記、范忠同樣對“數字+”寄予厚望。他表示,數字信息作為新的農業生產要素,對于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加快農業農村發展方式轉變,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農業強國具有重要意義。

        基于當地數字農業農村發展總體滯后的現實,范忠從支持數字化生產技術推廣應用、健全農產品全產業鏈監測服務體系、數字化賦能美麗鄉村建設和治理等方面提出建議。他希望通過數字賦能,降低生產作業成本、提高農產品品質、增加農業生產效益;幫助農民解決“春天種什么對,秋天賣什么貴”等生產經營瓶頸問題;通過完善農業科技信息服務平臺,讓農民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農業專家的技術支持。

        “運用數字化技術提高種糧獎補政策實施質效”“推動冬季供熱數字化賦能”“加強民營企業數字化轉型人才支撐”……越來越多的代表圍繞“數字+”提出見解,充滿活力的“數字山西”正蓬勃而出。(中國日報山西記者站 孫瑞生)

        責任編輯:bH_0714

        關鍵詞: 政府工作報告

        點擊查看全文(剩余0%)

        相關新聞

        中文版A片在线观看

          <button id="crlzx"></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