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經開區審批中心不斷深化“放管服”和“一次辦好”改革,以“服務大局、服務發展、服務群眾”為目標,全力打造集約、精簡、高效、溫馨的政務服務環境,企業群眾滿意度和獲得感不斷增強。
2022年,該區依法依規辦理各類政務服務事項34706 件,受理率、辦結率均為100%;新增企業2376戶,新增注冊資本118億元。在濱州市營商環境考核中,該審批中心負責的企業開辦、政務服務兩項指標在三個市屬開發區、高新區排名第一;多項工作在《中國日報》《新華財經》、山東電視臺《閃電直播間》等中央級省級媒體宣傳報道。
“一網通辦”邁出新步伐。按照“應進必進”、“應減必減”原則,深入推進“一網通辦”,434項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全部進進駐“網上大廳”,進駐率、綜合受理率100%,事項網上可辦率、全程網辦率均達100%。持續推進“跨域通辦”,優化異地代收代辦工作流程,與26個省、780縣市區簽訂通辦協議425項,實現高頻政務服務事項“跨省通辦”“全省通辦”。
【資料圖】
“一窗受理”取得新成績。持續深化“一窗受理”改革。推廣“大導服、小窗口、微審批”政務服務新模式,實現了政務服務“網上有通道、線下有專窗”的一體化辦理。通過不斷優化梳理審批要素,制定零基礎模板,實行承諾辦結等方式,提升“一窗受理”內涵,全區22部門,434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全部實行“綜窗”受理。
“一鏈辦理”打造新高地。聚焦辦事群眾和企業需求,通過企業信息互認、事項流程再造,將申請材料、辦事環節繼續壓減20%,達到壓減70%以上,梳理發布“一鏈辦理”清單163項,公布“一件事主題服務”場景74個,打造政務服務“簡易辦”高地。
企業開辦實現新模式。企業開辦,常態化實行“全程網辦” 等不見面審批,實現企業開辦全流程1個環節、0成本、3小時辦結模式,本年度共登記企業2376戶,為企業節省成本60余萬元。業務辦理時間進度實現可視可查,企業電子印章與電子營業執照實現同步發放。
“企業全生命周期”實現新進展。在渤海先進研究院審批大廳設置“企業集成服務區”,向企業提供全鏈條、全周期的一站式服務。圍繞企業準入、發展、退出全生命周期,對多個事項審批環節歸并、壓縮、優化,編制了覆蓋53個場景式服務的服務指南和集成辦理申請表單,形成“一套材料、統一受理、同步審批、統一反饋”的“一站式”辦理流程。
“并聯審批”邁上新臺階。加強部門溝通協調,運用“并聯審批”把立項、施工許可、竣工驗收三個階段中的關聯事項,通過涉及事項的表單、材料、結果等信息的科學梳理,實現“建設工程質量監督手續”“建設工程安全監督手續”“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核發”并聯辦理,并聯率100%,打通建設項目改革推進過程中發現的“堵點”“難點”。
幫辦代辦進入新階段。打造“定制+精準化”的“項目管家”幫辦代辦新模式,為全區重點項目配備85名幫辦專員和5名項目管家,“一對一”量身定制個性化服務流程表。共協助入區企業項目辦理審批手續288項,協調解決問題100多個。
審批服務延伸新區域。結合經開區樓宇經濟發展,在京東數字產業園和黃河科技產業園設置企業全生命周期幫辦代辦服務站基礎上,繼續延伸審批服務進園區進樓宇,為企業提供從開辦到退出的全生命周期“一對一”精準化服務,實現企業事項“就近能辦、多點可辦、少跑快辦”。
重任在肩,信心滿滿。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濱州經開區審批中心將認真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以敢為的擔當、勤為的作風、善為的能力,踔厲奮發,破浪前行,全力擦亮“經心辦”政務服務品牌,營造一流營商環境,服務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