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crlzx"></button>
      1. 財經 房產 娛樂 地方 美食
        首頁 » 推薦

        漢長安城里尋年味兒 觸摸歷史文化之根

        2023-01-23 13:29:43 中國日報網
        A+ A-

        社火耍起來、秦腔吼起來、大集逛起來!1月22日農歷大年初一,2023“西安年”春節文化旅游活動火熱展開,在有著兩千年歷史之久的漢長安城上,傳統民間年俗找到了文化之根。


        (相關資料圖)

        舞龍表演

        社火鑼鼓表演

        漢長安城承載著漢文化的基因。漢武帝頒布《太初歷》確定了春節的時間,可以說漢長安城是春節的“故鄉”。耍社火、放爆竹、貼門神等年俗都成型于漢代,戲曲、舞蹈、雜技也是流行于漢代的新年歡慶方式。漢長安城未央宮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李下壕街區、漢城湖景區三大板塊聯動,市民游客在充滿傳統年味兒的活動中歡歡喜喜過大年,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彰顯中華民族精神標識。

        未央宮 漢宮迎春

        未央宮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深入挖掘漢長安城遺址文化內涵,高質量闡釋活化遺址價值、講好文化故事。沉浸式漢文化主題體驗“漢宮紀”在今年春節文旅活動上啟動。作為國內首創的以大遺址為場景、體驗游線最長、體驗類別最豐富、體驗類領域最全面的漢文化主題沉浸式體驗項目,讓參與的游客身臨其境,一日千年,通過游覽中央官署、明渠、滄池、前殿等遺址區,感受大漢“穿越”之旅。社火“芯子”一扎起來,就吸引了游客的眼球,馮村社火被譽為“三秦絕技,西秦一絕”,代表了西安社火的最高水平,從未央宮章城門到前殿遺址,社火巡游的隊伍里包括芯子、花鼓、竹馬、旱船等,吸引游客一路跟隨?!皾h宮廟會”則以文化大集展示美食、文創、非遺手作等。市民游客感受原汁原味年俗的同時,近距離接觸在中國歷史上具有核心地位的重大歷史文化遺產,增強文化自信。

        社火表演跑旱船

        馮村社火芯子表演

        未央宮里鬧新春

        李下壕 民俗鬧春

        李下壕街區是漢長安城以遺址保護為前提,圍繞遺址范圍內的三農資源打造漢文化主題鄉村振興項目。保留李下壕村的原始村落風貌,傳承延續鄉土文化,推動大遺址融入現代生活。新年期間,濃濃的關中煙火氣讓市民游客過個地道關中年。舞龍舞獅、鼓舞、竹馬、旱船、踩高蹺等社火表演在傳統民居街區巡游,或驚險、或幽默的表演引起觀眾陣陣歡呼。禮泉縣人民劇團在這里上演秦腔傳統劇目《下河東》在這里上演,附近村鎮的居民和游客聚攏在戲臺下,小村喝茶看大戲。新春市集里,熱騰騰的肉夾饃、豆腐腦、搟面皮、鏡糕攤位前人頭攢動,讓人回味老關中春節廟會。大家議論的都是“年味兒回來了!”“這個春節,忒色!”

        社火抬花轎

        漢城湖 漢服游春

        漢城湖曾為漢長安城護城河,如今仍是西安城市防洪的保障工程,景區經過多年建設,在提升人居環境的同時,展示傳播漢文化、水文化。今年春節期間,漢城湖組織“漢禮”系列活動,對漢代禮儀進行生動再現。一進漢城湖,傳統年味兒撲面而來,漢服愛好者穿著古裝游園、留影。在大風閣前的廣場上,“漢武帝”帶領“皇后”、“群臣”巡游,游客爭相合影?!皾h風游玩繪”活動有彩繪團扇、投壺、蹴鞠等體驗項目?!皾h宮百戲”在大風閣前的廣場上演,贏得現場陣陣掌聲。市民王女士說,她就在附近住,“好幾年春節都沒有好好出來玩了,今年來到漢城湖,發現年味兒十足,節目也多,能體驗傳統文化,非常熱鬧!”此外,漢城湖還有祈福游園、穿古裝拍照等多項傳統文化體驗活動。

        大漢皇家迎賓禮

        漢宮百戲樂舞雜技俑

        在兩千多年的歷史變遷中,漢長安城的整體格局保留至今,是現存規模宏大、遺跡豐富、格局明確、保存較為完整的古代都城遺址,蘊含著極高的歷史和文化價值。如今的漢長安城,歷史與現代交融,遺址區與村莊共生發展,把遺址保護與區域經濟發展有機結合起來,讓千年遺址煥發新的生機活力,成為獨樹一幟的城市休閑文化空間。

        (中國日報陜西記者站)

        責任編輯:bH_0122

        關鍵詞: 歷史文化

        點擊查看全文(剩余0%)

        相關新聞

        中文版A片在线观看

          <button id="crlzx"></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