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crlzx"></button>
      1. 財經 房產 娛樂 地方 美食
        首頁 » 娛樂

        渥江鎮石背村:作產業發展“文章”,繪鄉村振興“畫卷”

        2022-06-11 10:42:05
        A+ A-
        夏日的周末,天空如碧,綠草如茵,幾棟古樸風格的灰青色土房傍水而立,一群群游客在白沙農莊歡快地游玩,這是渥江鎮石背村的一個縮影。

        以前,由于缺乏合理規劃與產業支撐,石背村基礎設施落后,村民收入低,就業機會少。年輕人赴外地打工,老人小孩留在家里。要想有發展,必須找準方向。經過大量走訪調研,村黨支部決定依托自身城郊優勢發展鄉村休閑旅游產業。

        延伸休閑旅游產業鏈,拓寬特產銷售新渠道

        石背村土質特殊,出產的蘿卜清脆可口,鮮嫩多汁,但由于交通不便,名聲不響,只有運到街上賣或由本地單位解決一部分。自2017年白沙農莊發展以來,村民蘿卜由農莊收購,農莊將其加工成農家特色菜,游客反響不錯,白沙蘿卜名聲越來越響。村黨支部動員在家村民發揚優勢條件種植蘿卜,拓寬增收門路。如今,特意從城里趕到村民家購買白沙蘿卜的顧客絡繹不絕。村民湯勇波說,“現在村里路都修好了,交通十分便利,從城里到這也就十幾二十分鐘,很多人直接到我們家里來買,我們村家家戶戶都種幾千甚至上萬斤,但還是不夠賣。”現在的石背村,不出家門的淳樸老人也能通過種植白沙蘿卜獲得收入。

        巧念肉牛養殖致富經,推行農民增收新模式

        2017年,村黨支部班子帶領群眾代表到高安考察肉牛市場,學習養殖技術。隨后成立華峰專業種養合作社,采取“黨支部引領、合作社建辦、基地帶動、貧困戶參與”的運行模式,依靠扶貧產業基金,盤活其他資產資金共100余萬元用于發展肉牛產業。養牛場建成后,合作社以其為依托,帶動貧困戶發展養牛產業。今年62歲的李桂蘭曾是貧困戶,2017年后,李桂蘭等貧困戶通過參與養牛提高收入,每年年底還能得到分紅。“多虧了黨和政府的好政策,讓我圓了脫貧夢。今年村里準備繼續擴大養殖規模,讓我們脫貧戶增收更有底氣,我可以繼續在這養更多的牛!”說起未來的打算,李桂蘭信心滿滿。截至目前,47戶脫貧戶、25戶移民戶累計分紅突破20萬元,村集體每年凈增收入6萬元以上。

        踐行營商環境服務訣,探索鄉村振興新路徑

        “這里離家近,我現在每天騎電動車上班,工資每月約5000元,最主要的是能照顧老人和小孩,比在外面打工好多了。”村民袁定輝說。他在鹿茸草種植產業基地一年多,現已是一名小小的管理人員。在這個基地里,像袁定輝一樣在家門口就業的村民還有70余人。

        袁定輝所在的基地,是宜春市炳晨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2019年7月在石背村設立的鹿茸草種植產業基地,總投資2000余萬元。企業引進后,村“兩委”班子積極為其排憂解難,項目開工建設后,主動對接,幫助企業在當地招工50余人,既解決了企業用工短缺問題,又解決了村民就業問題。2021年因入春以來降水多,周邊設施不完善,基地道路坑洼、泥濘,影響生產建設,村黨支部得知后第一時間安排人員現場勘察,并向鎮黨委、政府反映情況,鎮政府投資30余萬元對該道路進行平整、硬化,及時解決了企業難題。

        不僅如此,村黨支部還為落戶當地的宜春市譽鑫工貿有限公司、上海機磚廠、天衣洗滌廠等企業提供修路、接電等服務,切實解決企業困難。

        “下一步,我們將協助企業增大廠房面積,擴大企業規模,同時加強與外地企業的溝通聯系,引進更多適合我們石背村的小加工企業,帶動村經濟發展,促進村產業興旺、農民增收。”   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厲峰說。

        來源:渥江鎮 辛優美

        編輯:江佳卿

        責任編輯:bH_06161

        關鍵詞: hdpe今日價格行情 苗豬圖片 減速機 纜車 捷安特atx670

        點擊查看全文(剩余0%)

        相關新聞

        中文版A片在线观看

          <button id="crlzx"></button>